面部是黑色痣或其他体表肿物(血管瘤、疣状痣、疤痕等)的好发部位。位于眼睑、口鼻部位的黑痣切除后很可能因为皮肤缺损,缝合张力较大,而不可避免的因牵拉引起器官变形和移位,极难完全恢复,尤其是黑痣宽度较大,十分靠近眼睑、鼻翼或口角时。

在整形外科,对于较宽或超宽(面部宽2.0cm以上,但又尚不够皮肤扩张术治疗标准)的黑痣常规采用分次手术切除。对于幼儿患者,分次切除意味着:

1.多次全身麻醉;

2.每次均存在切口护理和愈合问题,感染风险每次存在;

3.每次手术需间隔3~6个月或更长,治疗周期较长;

4.黑痣在手术周期内仍部分存在,影响患儿心理;

5.全部切除后,也不能保证器官毫无变形或牵拉;

6.最终瘢痕长度和细度是否优于精心设计的一次性切除,尚无定论;

7.多次手术总费用较高昂。

本团队经多年实践,优化了皮肤剥离范围、切口缝合方向的确认和瘢痕总长的控制等手术要点,总结和发表了超大皮肤剥离范围减张、PEPSI皮瓣技术、口角眼角重定位等技术改进,部分解决了超宽黑痣和其他面部皮损的一次性切除和修复问题。经过多例、长期的随访,器官变形和瘢痕轻微或隐蔽,基本克服了分次切除的劣势。

这些黑痣,按以往观点都是几乎被认为是无法一次性切除或勉强切除,外观一定十分糟糕的。当然,更大更宽的面部黑痣是必须采用皮肤扩张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
占面部1/3宽黑痣,紧贴口角,一次性切除后约10个月。口角鼻翼几无变形。仅局部瘢痕不平整,可激光修复

左下睑黑痣,累及睑缘宽度约2/3,一次性切除后约1年。眼睑外形良好,瘢痕轻微。